安徽水运
时间:2009-07-14
来源:
作者:办公室
点击数:4572
汽笛声声,安徽迎来水运经济的“春天”。改革开放以来,安徽船舶运力迅速增长,水上物流运输量急剧扩张,成为现代物流业的一大支柱。内河航运,深刻影响着产业的布局和扩张。一个个现代化港口,催生欣欣向荣的临港经济;一座座皖江城市,已成为安徽东向崛起的前沿阵地。安徽水运,正由大变强,为加速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安徽省内河航运条件优越,航道总里程超过6500公里,其中四级及以上航道通航里程达到1084公里。全省拥有17个港口,2007年全省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约2.4亿吨,位居中部地区内河港口第一位,全国内河港口第三位。依托水运优势,安徽省最重要的工业企业马钢、奇瑞汽车、铜陵有色、安庆石化、海螺水泥、两淮煤矿都布局在沿江沿淮地区。安徽省两淮煤炭通过淮河航道运往长三角地区,每年运量达1000余万吨,对长三角经济发展卓有贡献。
2012年前内河航运投资需百亿元以上
按照安徽省的内河航运规划,到2012年,安徽省将改善航道里程700公里,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新增300公里,达到1400公里,基本完成省内国家高等级航道规划建设任务。长江干流安庆以下航道水深达到6米,可通航5000吨级至10000吨级海船。全省港口年吞吐能力新增1.8亿吨,总量超过4亿吨。实现这一规划目标,约需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
为了加快内河航运发展,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对内河航运建设投融资体制进行改革。安徽建立港航建设投融资平台,探索ZF投资法人化、法人投资公司化管理模式。此举打破了过去航运发展单纯依靠国家投资的格局,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本投入水运建设,同时改变了ZF投资浪费和低效的现象,大大加快了全省内河航运事业的发展。
安徽省交通厅厅长梅劲说,尽管安徽省交通厅每年安排航道养护费、港务费等水上交通规费的20%,并在公路交通规费中安排一定资金,实现“以陆补水”,投入到水运基础设施建设中,但全省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大量和稳定的资金,许多好的水运项目难以及时开工建设。安徽省港航局局长蒋同富算了一笔账,安徽交通部门每年用于水运建设的资金也就1亿多元,远远不能满足建设的需要。
搭建投融资平台国有资本“四两拨千斤”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安徽省积极探索内河航运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安徽省交通厅以现有国有港航优良资产为基础,组建了国有独资的安徽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安徽省港航集团”),主要承担全省港口、航道、船闸等内河航运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以此为载体,搭建全省港航建设的投融资平台,吸引银行、地方ZF和社会等各方面的投入,改变了过去依赖ZF投资渠道单一的状况,初步建立内河航运多渠道投入的机制,大大加快了全省水运事业的发展。
安徽省港航集团自2006年12月成立以后,投融资平台的功能得以充分显现。集团与国家开发银行安徽分行签订了20亿元长期贷款框架协议,与中国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达成25亿元贷款意向。安徽省以港航集团为龙头,通过资本运作,吸引地方ZF和社会资本参股重要的水运项目建设,起到了国有资本“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全长144公里的合(肥)裕(溪口)航道项目总投资要10亿元,按照过去的投资模式,全部要由交通部门出这笔钱,这个项目很难实施。安徽省港航集团与合肥市及巢湖市相关部门合资组建合巢水运开发公司,港航集团出资1.6亿元,控股60%;合肥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公司参股25%,巢湖市以老船闸的资产入股。按照这一全新的模式,很快启动了这个项目的建设。
安徽省的水运投资体制实行“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经营”后,项目建设的时间大大缩短,大量非生产性投资被压缩。总投资8000万元的六安周集港项目是原来ZF投资体制下的一个项目,设计要盖一座4000平方米的办公楼。港航集团接手这个项目后,停止了办公楼建设,把资金全部用在港口建设上,工作人员挤在十几间平房里办公。安徽省港航集团总经理李家俊说:“我们有经营指标和考核的压力,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坚决不搞形象工程。”
安徽省内河建设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激活了全省水运事业,水运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十一五”头两年,全省完成水运建设投资17.6亿元,超过整个“十五”期间14.5亿元的投资规模。今年前7个月,全省完成水运建设投资近11亿元,同比增加5亿元,预计全年全省水运固定资产投资将达30亿元。